设为首页加入收藏
开放时间: 汾阳市图书馆365天,天天开馆!
敞开心扉话幸福
日期:2013年05月25日 来源:本站原创 

    为方便群众生活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要求,汾阳市在农村扎实做好“方便农民五件实事”。别看都是些理发、磨面之类的生活琐事,但却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开始。

沐浴在阳光下“咿咿呀呀”学儿歌
    今年3月5日是汾阳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。这天,该市杨家庄镇垣头村,一所窗明几净、布置温馨的幼儿园也开学了:孩子们正在溜滑梯,幸福洋溢在一张张小脸上,这是该村新办的便民幼儿园。开学伊始,这里便迎来了38名幼儿。
    “村里建起了这样漂亮的幼儿园,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,作为家长,我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。”村民肖福娃高兴地说。由于近年来农村大多数青壮劳力外出打工,在杨家庄镇等偏远山区,多了留守儿童一族。因此,在落实“方便农民五件实事”过程中,汾阳市结合实际情况,为农村建起了幼儿园。
    提起村新办幼儿园,北舍村的儿时学伴梁芳芳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:“村办幼儿园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,我们也可以在外面安心工作了。”

理发洗澡系心间一剪一洗总关情

    若在以前,说起理发洗澡这样的小事,汾阳市不少偏远地区的村民都会认为是件奢侈的事呢。现在,大家可不这么看了。
    家住该市杨家庄村寨石门外幸福路的金家姐妹二人,先后在汾阳、太原学过理发技术,小妹在村里开了家理发屋服务村民,大姐也合计着再开一家发廊。当了多年村干部的堂叔说:“你就办个洗澡堂吧,跟你小妹的理发屋建在一起。洗完澡后好理发,多好。”听了堂叔的话,俩姐妹一起将祖屋翻新成临街向阳的门店。
    看着新建的浴室、理发室,杨家庄村的村民们乐了起来:“咱村里人洗澡也方便了。”68岁的孔七大爷深切感受着“五件实事”给他生活带来的新变化,“以前咱可是过年才洗一次澡,现在想什么时候洗都可以。”

豆腐坊暖了兄弟心
    杨家庄镇垣头村罗家有兄弟三人,家中祖传的做豆腐手艺,风味独特,远近有名。近些年,兄弟三人因家庭琐事闹不和,祖传手艺只剩老大传承至今。
    听说村里鼓励开碾米磨面豆腐坊,三兄弟都动了心思,你争我夺来抢着办营业执照,争执不下,相继来到村委会评理,村委主任道:“你们三兄弟,打断骨头还连着筋,争下去有什么意义?家和才能万事兴啊……”村主任的一席话,说得三兄弟红了脸、握了手。一个为民豆腐坊,化解了三兄弟的积怨。“把咱村的豆腐技艺发扬光大,做出老少皆宜的美味佳肴,让咱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到新鲜可口的豆制品,这才是咱们应该争的。”罗氏三兄弟化干戈为玉帛,齐心协力做起了“罗氏豆腐”。

红白喜事节俭办文明新风到我家
   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,红白喜事大操大办,铺张浪费之风盛行。
    “五件实事”推行开来,杨家庄镇杨家庄村利用村集体闲置的旧房屋进行改造,科学规划,因地制宜,稳步推进,建成了面积200多平方米的红白事宴厅,成为全镇第一批投入使用的村。同时,该村积极倡导节俭办事,提倡新事新办,反对铺张浪费,大操大办。
    该村红白喜事厅与文体休闲娱乐厅一室二用,有宴席的时候将桌凳摆放到大厅,没有宴席的时候大厅就是村民的娱乐厅,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宴,又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,成为落实“方便农民五件实事”的一大特色和亮点。
    年前在村喜事厅办完婚事的小李一脸春风:“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,日子越来越好了,但更需要倡导一种文明新风,简简单单,新事新办。”
    看着各个街道新安装的路灯,再看看流露在村民脸上的笑容,我们欣慰,路灯不仅照亮了汾州农民的出行路,更照亮了他们通往幸福生活之路。(本报记者 李雅萍 通讯员 樊壮壮 白元春)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摘自吕梁日报2013年5月25日第2版

版权所有:汾阳市公共文化发展服务中心 2011-2024

地址:汾阳市鼓楼西街南侧7号楼 邮编:032200 电话:0358-7225440

晋ICP备11001132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