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记者梁瑜
不知不觉迎来了祖国65岁华诞,年过半百的汾阳市妇幼保健院医师李宝玲在感叹人生之短暂、时间流逝如白驹过隙的同时,不由地也感叹起她们这一代不平凡的人生经历。1974年冬天,即将高中毕业的李宝玲和同学们集中在汾阳中学大礼堂,听已经插队在向阳村的上届毕业生做“知识青年在广阔天地大有作为”的报告。会后,同学们个个都情绪高涨、摩拳擦掌,积极报名要到农村这个大有作为的地方一展身手,青春期的冲动显现无遗。那个年代,高中毕业就意味着学业结束,没有高考可参加,文革中的大学不招生。所以,李宝玲她们积极响应毛主席的号召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”、“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”,到农村去,这是一条毛主席指引的金光大道。
过了1975年的春节,元宵节那天,父亲把李宝玲送到了见喜乡路家庄村去见村支书。一进村,锣鼓喧天,踩高跷的、背背棍的,红红火火、热热闹闹,一派节日气氛。刚从校门出来的李宝玲,既新奇,也兴奋。那年,她十七岁,就正式来到了农村。大队把她安置在一个深宅四合院里,还派了两个同院的女青年来一起作伴。
俗话说:春风吹破琉璃瓦。李宝玲到地里干活正值春天,嘴唇被春风吹的裂了个大口子,以后几年,这个裂口一到春天就裂开了,回城几年后才愈合。到农村第一年夏天,李宝玲和村里四个回乡知青每人分到五亩棉花。从间苗开始,早晨五点多出工,上午九点多收工,下午待凉快后再出去,手上起了泡,皮肤晒黑了,体重也增加了。大队广播里经常表扬知识青年李宝玲如何如何好,她别提多自豪骄傲了。
记得是1976年的数九天,天寒地冻,父亲骑车来看李宝玲,以为她会呆在屋里,结果她正在大队场子里和社员们砍甜萝卜,父亲用心疼的目光看着她冻得通红的脸和手,默默无语。那年李宝玲十八周岁,就这样在农村度过了自己的黄金年华,是插队让她懂得了农民的辛苦、粮食的来之不易、生活的艰辛,也为她以后漫长的人生奠定了吃苦的基础。
第三年,李宝玲在村里的学校教了书。1977年秋天,正在学校上课时,家里打发人来找,让李宝玲回去。到家才知道,是高中时的班主任张老师叫自己回去复习准备高考。李宝玲找到了班主任,说:“剩下不到一个月,丢开了三年了,能考上?”。老师说:“考英语吧,这是冷门,我教你。”老师是教英语的,老师整整教了她近一个月,把高中的课程复习完,还看了大一的英语书。老师没有吃过李宝玲一顿饭,没有花过她一分钱,在人生的关键时刻,指导着她,真是师恩难忘。1977年恢复高考的第一年,全县共预选了三十多个,李宝玲在其中。可结果因为历史地理拉了三分,没被录取。“补习吧!”老师说。这样她又回到了阔别三年的母校。1978年7月份高考,李宝玲在中医招生考试中被录取了。现在想来,十年文革动乱,中医后继无人,一大批老中医的宝贵经验亟待继承,所以国家急招一批中医学生,这样她就阴差阳错地学了中医,这是李宝玲做梦都没想到的。经过三年的学习,由不喜欢到喜欢,祖国医学的博大精深使她感到有责任把这一国粹继承发扬光大,造福于人民。
毕业后,李宝玲被分配到了汾阳妇幼保健院工作,一干就是三十多年。半辈子下来,人虽退了休,但事业决不能丢。在人生的漫漫征途中,李宝玲深深体会到:社会的发展和进步,个体才会发展和进步,每一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时时刻刻栓在一起。做为女人,尤其是搞事业的女人,更要不断学习、不断提高,这样才会活得充实、有价值。女人不是月亮,不需要太阳光而发亮,每个女人都是闪光的太阳。
摘自吕梁日报2014年8月8日第2版